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
从税收政策角度看全球经济趋势
返回2025年3月20日 | 深度观点
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2025年新年展望论坛
叶伟文先生主题分享
今天主要想从税务政策角度来看世界经济。香港电视台此前访问我:税务政策通常是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城市自己定的政策,那跟世界的经济有什么关系呢?
一直以来,大家都觉得税务策略或政策,主要是为了解决政府开支的问题。早期的确是这样,但现在,它变成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,跟货币政策、金融政策、fiscal balance都有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。
过去我们知道有一些人逃税、有一些人避税,甚至有一些所得没有交过税,但很多政府并不在意,因为经济很好,大家都在赚钱,我们尽量鼓励大家投资和消费,然后做业务。但从2008年开始,全世界的政府一致开始改变。稍后我会讲解这个改变是什么,我想先讲一讲,为什么各地会同时发生改变?
从2008年开始,大家突然间发现,全世界包括中国,都陆续出现了人口结构老化的问题,所以一胎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我们允许更多的孩子出生。为什么这是大问题?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,它的经济增长第一个factor在于人口有没有增长,第二个factor在于平均生产力有没有提升。如果人口增长不明显,纳税人会越来越少;而且平均per capita,所谓的生产力增长不高的话,工资就不会高,交的税也不高。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2008年后和疫情后,都出现了通胀增加和年轻人就业问题,很多资产的价格很高,很难买房。这些问题陆续出现,如果仅靠自由市场无形的大手,很难实现自主调节,政府需要多做一些,所以政府、公司和家庭的负债比率也一直在提升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家可以想象,每一个政府都在担忧应该如何推动经济发展。令人遗憾的是,美国从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以及自由贸易的主张,转变为另一个“绝对优势”的主张。所谓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,是指例如制造业在中国有优势,价廉物美,就由中国生产;美国应该做一些高附加值产品,大家各取所需,实现双赢。但现在美国思维转变,为了自我保护,认为要实现全产业链的绝对优势Absolutely Advantage,每一个领域都要做得好,所以大家都开始自我封闭与隔离。
现在大家都知道,市场的大饼不是无限扩大的,这个饼一直在缩小,大家要保护自己的税基。历史上,1950年到1973年,年经济增长约5%,因为战后需要重建,基础建设持续发展,所以增长较快。1973到2007年间有很多高科技问世,但增长还是低于4%。2007到2023年是2.5%,可以看出,全世界都觉得我们的风险越来越大,在那么低增长的情况底下,不同的国家都纷纷出台一些税务政策,增加收税的力度,就是说美国有FATCA,欧盟有CRS,现在大家都熟知CRS。
最近彭博访问我:中国税务局对于中国纳税人的境外所得很有兴趣,这是当然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每一个国家都觉得他们的那份税基一直在缩小,未来GDP 中的 “G” (则政府的开支)肯定会扩大,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让消费增加、投资增大,那么多钱从哪里来?他所做的一切肯定与负债相关,负债提升带来利息提升,就需要找到开源的机会。美国那么强大的国家,世界第一大经济体,也需要Elon Musk(埃隆·马斯克)来让expenditure开支大量降低,何况其他的国家呢?
所以,我们觉得未来有几个方向:
第一,凡是自己国民在境外的投资、境外的收入,所有国家的税务局肯定都要追查和处罚,这是必然的事实,所以如果你担忧CRS,这个担忧是正确的。
第二,国家和地区内部都会采取措施,吸引资本和人才进驻。这也解释了香港家族办公室的新政策用意所在,未来家办投资平台在香港的所有交易所得都是免税的。为什么我们一边追税,一边免税?这是一把剑的两面,我们要拿回应得的份额,国家最怕的是如果自己不课税,别国也会征税,所以要先把自己那一份拿回来,然后再鼓励其他资本进驻。
最后,我们推断特朗普的用意就在于此。他宣称要把通胀降下来,但他的政策肯定会把通胀提升上去。若果一个国家、地区或城市只能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中选择一个,可能很多国家宁愿有通胀。刚才其他嘉宾的分享中提到,很久没有热钱进入香港,有一点通胀是好事。问题就是如此,如果要牺牲一个,宁可选择inflation(通货膨胀),最起码让经济发展强大一些。
现在有经济学家认为:资本得到的回报相对工人得到的回报,其增长是比较快速的,未来,我国倡导高质量增长,就需要高质量资本,美国也是如此。所以大家一定互相封锁技术,例如互不交流AI技术,因为大家都希望资本的回报提升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内地及香港内部的税,我们希望尽量可以降低一点,以吸引外资。如果应该交税的,香港税务局肯定会提升追查力度。
当然,太高的通胀也不好,对于退休人士而言,对财富的不平等也不好,希望我们找到一个平衡点。现在这样的大环境里,每一个国家、每一个地区都觉得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。
我的分享到此结束,谢谢!
作者简介:
叶伟文 先生 Mr Yip, Patrick
德勤中国副主席